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福州大学轻工业系。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守正创新,师资队伍和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迈进了“双一流”建设的崭新阶段。

学院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招生领域,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省级以上人才30余人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5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42人。1名教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咨询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 :0591-22866271

招生咨询QQ群号 :782246076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科、工科与医科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极具前景的朝阳专业。研究领域涵盖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等诸多方面。本专业通过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医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所带动的医疗器械和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物医学工程系自2016年成立以来,经多年精心打造,已将生物医学工程建设成为福建省重点学科。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与医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旨在培养能够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卫生检测、生物电子信息等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与维护、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汇集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团队,共计31人,师生比例高(2023级本科生62人)。其中,正高级(教授、研究员)教师9人,副高级教师1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十余人。在科研方面,近5年来本系教师在Nature、Cell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公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超过50项。

教学特色: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1)紧密结合一线科研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科研“反哺”教学,开设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推出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平台教学课程,利用AR和VR模拟技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学习精密手术或重大科学仪器的操作过程。(3)建设各级“一流课程”共5门;(4)开设多门实习实践课程,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11个。

本科生科研训练:鼓励本科学生加入科研团队,进行科研训练,直接参与甚至主导科研项目。近5年,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84项,其中包括省级和国家级项目19项,涉及纳米医学、生物医药、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双创项目3项,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近40项。


本专业创立于1978年,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福建省特色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负责人为学院执行院长、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汪少芸教授,大部分教师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院校,其中多人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能够系统熟练地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获得扎实的专业素质教育(本专业拥有3门国家一流课程),也能获得充分的科研实践训练机会,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教师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近年来,学生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多项,多名学生创业团队获得国家级奖励,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从事食品生产、教育、卫生监督和食品安全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教育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检验检疫、产品销售等工作。

本专业的前身为发酵工程专业,创立于1986年。生物工程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基于生物学理论基础上的系统工程技术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利用细胞或酶特有的代谢和转化特性进行物质的加工与转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体与生物分子进行改造,建立优化的生物过程与工艺实现先进生物制造。所包含的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合成生物技术与系统生物工程、生物药物与材料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等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随着基因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作物、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市场显露出强大生命力,生物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生物、医药、食品、环保、轻工、保健等产业中生物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与新技术研究等工作,具备广泛的择业面和未来发展前景。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30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正高职称7名,副高职称16名,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福建省高层次ABC类人才8人,福州大学旗山学者2人。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近5年科研总经费9000余万元,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奖项。拥有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州大学分室、福建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生物高值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海洋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在酶工程、海洋生物技术、分子诊断、生物制造、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方向有较强优势。与产业界合作紧密,建有福州大学-迈新生物肿瘤诊断研究所、福州大学-宏东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福州大学-佳宁生技联合研发中心、福州大学健明医疗研究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机构。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技能培养并重的理念,注重工程能力训练、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注重国际视野培养。紧密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得到全产业链系统训练。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训练,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本专业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发挥生、工、医、药交叉优势,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生物学及工程学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知识,过硬工程能力、浓厚家国情怀,兼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能解决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复杂工程问题的领军型拔尖人才。

                   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