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福州大学创校之初的矿冶系。2007年6月,福州大学在世界500强企业、全球一流矿企——紫金矿业集团的支持下,复办地矿专业,是一所重点培养高层次地矿专业人才、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福州大学直属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89名,其中专任教师68名,具有正高职称2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卓越工程师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人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人次、科技进步一等奖1人次、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次、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1人。同时,还外聘讲席教授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讲座教授1人(杰青)、名誉教授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型”教师80多人。
学院拥有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地质工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勘查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4个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均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矿业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岩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含地质工程、矿业工程2个学科领域)和“资源利用科学与工程”二级博士点,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三级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一院二区”,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拥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福州大学目前唯一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外语沟通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国际化高级地矿人才。学院自2018年开始,实施“地采复合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打通资源勘查工程和采矿工程2个专业之间的壁垒,构建融合资源勘查与采矿两个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实施全新的培养方案,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以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修毕业证书+采矿工程专业辅修证书,或采矿工程专业主修毕业证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辅修证书。
2024年,为鼓励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紫金模式”,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等3个专业在福建省内按“独立代码”招生,其他省份按相应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执行;地质工程专业仍纳入福州大学统一招生。在学期间,优秀学生可提前与紫金矿业集团或其下属用人单位签订“预就业”协议,可享受学校各类奖助学金。每届遴选5%左右的优秀毕业生,授予以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个人名义设立的“陈景河特优毕业生奖学金”,每人奖励人民币10000元。
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台湾高雄大学等签订了联合培养本科、本硕连读、硕士双学位等办学项目。在留学生培养方面,学院招收了来自俄罗斯、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硕士研究生,并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的专项资助。
学院正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深化“紫金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地矿学院而接续奋斗。
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咨询方式:
考生咨询电话:0591-22865219
考生咨询QQ群号:579726256
地质工程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学历受国际认可,经过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和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是福州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学科“智能建造学科群”的重要构成,同时入选福建省特色专业和福建省本科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为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主专业之一;拥有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硕士点,是福建省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领域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基地。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系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地质工程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在土木水利、城建交通、资源能源等领域从事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监测、检测和施工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通过5年实际工作的锻炼和发展,成长为各岗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并具备成为引领行业发展和造福人民大任的地质工程领军型拔尖人才的潜质。学生就业一直保持供不应求的良好势头,毕业生主要在城乡建设、市政交通、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防灾减灾等相关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应用与开发、工程管理、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福建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并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以校企联合“紫金模式”为办学特色,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福建省新能源金属绿色提取与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和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采用“3年理论+1年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选矿技术与工艺、资源生态化利用和选矿过程强化与控制三个专业方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较强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矿产资源加工利用领域的生产、设计、科研与管理等工作,也可适应环境、化工、材料、冶金及机械等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采矿工程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一流本科专业,并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以校企联合的“紫金模式”为办学特色,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采用“3(年理论)+1(年实践)”、“地采复合型实验班”等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采矿工程基础理论、工程实践、综合技能和创新思维等能力,拥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前沿发展理念,能综合运用矿床开采的理论与技术,胜任非煤矿床开采、城市地下空间等行业的咨询、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矿业、爆破、安全、土木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自然资源部门和相关科研单位就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入选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一流本科专业,并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以校企联合的“紫金模式”为办学特色,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采用“3(年理论)+1(年实践)”、“地采复合型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地球科学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与技能,具备分析和研究矿床形成规律、经济技术条件和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应用的能力,能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地球科学研究、资源与环境等领域从事勘查、评价、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地质矿产、能源、土地、海洋科学、地质灾害等相关领域的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就业。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