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类创新实验班”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立足国家、区域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培养爱党爱国、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数学基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研究能力,并有志于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和交叉学科应用,能够引领数学学科未来发展、勇攀科学高峰并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物。
二、培养模式
1、实验班采取小规模、精英化、重基础、求创新的培养原则。以学院为单位,从数学类专业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创建实验班。
2、实验班本着以“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综合优势”的指导思想,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公共基础教学与学科专业教学实施“统分相济、交叉进行、贯穿全程”。强化基础理论教育,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
3、实验班采取两段式培养,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平台,学生通过修读这个平台的课程,强化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为专业发展平台,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特长和学习成绩选择专业(数学类创新实验班可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通过这个平台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学院根据专业师资力量和学生选择情况确定进入每个专业的人数。
4、实验班学制四年,学生通过考核,满足本科阶段培养要求的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成绩优秀且创新能力较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5、进入实验班的同学原则上不得参加学校面向全校的转专业申请。
三、规模和生源
以学院为单位,大一新生一入学即面向全院新生,通过新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方式组建实验班,第一届学生从2011级开始,每届学生约为30人。
四、培养措施及特色
1、集全院优势教学资源,配备优秀的教师和良好的教学设施投入实验班的培养。
2、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即班导师和学科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导师必须是有科研课题的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学生全面接受科研方法训练的同时,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并积极鼓励实验班学生参加国家、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以及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申报。
3、重视鼓励实验班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国家级赛事。同时重视学生课内外的数学基础培养及创新实践。
4、实验班奖学金政策倾斜。在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学金评定时,实验班的奖学金指标享受比例比非实验班高出15%。
5、实验班免试保研推荐的倾斜政策。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免试推荐保送研究生时,对实验班免试推荐研究生名额分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考虑。
6、重视开展读书与研究报告会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为实验班作学术专题报告,拓宽学生知识面、学术视野和学术敏感性。建立学生读书报告交流制度,自高年级起,由实验班学生学术骨干组织,班导师、辅导员和学科导师协调指导,每月举行1-2次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读书(或研究)交流会。
7、结合学科特色和优势,实施创新研究型特色的实验班教学模式。实验班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一流专业,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实施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实验班的教学体系
实验班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具有卓越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运算、程序设计及自学等能力,具备先进的数学创新理念和突出的科学研究潜力,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软件编程和系统开发,同时具备卓越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的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旨在培养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综合素质全面、团队协作能力较强,能够引领数学学科以及交叉学科未来发展、勇攀科学高峰的数学专业领军人才。
数学类创新实验班的课程体系,主要面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厚、广、精、尖的学科内涵。本专业主要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的基础课和各专业方向的核心课。在选修课上两者各有侧重,学生可选择其中某一专业,按照培养方案中建议的课程模块修读,也可以在各方向模块间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2)教学内容
实验班教学的各层次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
第一层次(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
该层次课程主要教授各专业都需要的公共核心知识,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全面型人才。
主要课程:(a)、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应用写作等。(b)、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 ,如C语言。(c)、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如体育、军事训练。
第二层次(学科基础必修课):
该层次课程以加强数学核心基础为主要目的,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是数学专业实验班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石。
主要课程包括数学分析(上、中、下)、高等代数(上、下)、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值分析、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拓扑学基础与运筹学等。其中,数学分析(上、中、下)、高等代数(上、下)、解析几何是数学类专业公共的核心课程。
第三层次(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在经过第二层次数学学科基础课学习之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分专业进行学习。通过本层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就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某一领域的知识做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学习,并拓宽相关专业知识面。课程设置特别侧重开设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模型应用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调数学理论体系、逻辑推演的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应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则强调数学模型及算法分析在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
鼓励教师在实验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中,采用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施翻转课堂和精研讨论等符合实验班特点的多样化授课,优先支持教师申报此类方向的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申报。
(3)实行双导师制
数学类创新实验班配备班导师和学科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导师应是有科研项目的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学生全面接受科研方法的训练,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学院的科研实验室、机房向实验班倾斜开放。以科研项目为平台条件,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科研项目实训紧密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和快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实验班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及学校实施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申报。
(4)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思政素养、动手能力和算法设计及编程能力,开设一些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思想政治实践课、军事训练、大学物理实验A(上)、大学物理实验A(下)、数学前沿教授讲座、数学软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实训、数据库系统。
教学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工作能力。采用分散实习的模式,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单位需与所学专业相关。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所选问题的研究和设计的工作。主要是以数学基础理论的应用与推广、利用数学模型及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为主要选题方向。
(5)考核方式
(a)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类采用笔试闭卷(或开卷)考试,若干门考研类课程试点教考分离的模式,由学院聘请授课教师。
(b)实践课程类采用动手实践、上机实践的考核方式。
(c)采用毕业实习过程的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采用答辩、答辩委员会的考核。
(6)实验班师生评价
(a)学生参与对各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对导师、班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以便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班级日常工作的改进。
(b)教师对实验班学生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班级党团活动、学科竞赛、综合成绩的评价,并根据班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奖学金、保研推荐工作等评价与评定。
五、管理运行机制
1、组织领导
实验班的选拔组建、教学运行、日常管理等工作由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全权负责,并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日常主管,实验班班导师、班辅导员具体负责。
2、教学运行
实验班的教学运行采用如下措施:
(1)配备优秀的教师和良好的教学设施投入实验班的教学。实验班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度,导师必须是有科研项目的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学生全面接受科研方法的训练,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
(2)从院内设立专项培养经费。作为实验班学生必要的对外交流、科技创作、社会实践、学术专题报告等经费使用。
(3)实验班学生在院实验室每学年享受160学时免费上机。优先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重视在实验班启动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竞赛、统计类竞赛等。
3、学生管理
实验班的学生实行统一管理。
实验班的选拔、教学、日常工作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权负责,并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日常主管。
实验班配备一位教师任班导师。具体负责该班的教学管理,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做好任课教师的协调工作,指导学生课内外教学实践。
实验班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素质教育活动、日常班级运行管理等由实验班年级辅导员教师具体负责。
4、学生分流滚动办法
为建立竟争激励机制,实验班人员实行滚动管理。
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初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初,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学生将被转出实验班,回到原专业普通班级学习,由学院出具书面意见报教务处审核同意。
(1)对实验班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不适应,本人自愿申请退出者。
(2)累计绩点低于2.0或累计绩点排名后10%的学生。
(3)有违纪行为,受院级以上纪律处分者。
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初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初,数学类普通班学生绩点排名在前10%,经自愿申请及学院考核批准,可加入实验班。增补人数不超过同级学生退出实验班的人数,申请增补人数多于规定人数时按绩点排名择优补录。增补加入实验班的学生,修课将按照实验班培养计划执行,应补修实验班培养计划内的必修课程。
六、预期成效
数学类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立项取得成果占同年级同学的15%以上,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专业研究方向的高水平论文,保研与参加考研的人数均取得较好的结果。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类创新实验班”培养方案
一、学制和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数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在完成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按学生兴趣分别修读两个专业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专业培养目标分别为: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立足国家、区域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培养爱党爱国、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研究能力,有志于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和交叉学科应用研究,能够引领数学学科未来发展、勇攀科学高峰的数学专业领军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后应具备:
(1)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
(2)能够在与数学相关的前沿领域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
(3)在科技、教育、信息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并有能力成为团队的领军人物;
(4)较强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5)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立足国家、区域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培养爱党爱国、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研究能力,具有突出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且有志于从事数学应用研究,能够引领数学学科以及交叉学科未来发展、勇攀科学高峰的数学专业领军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后应具备:
(1)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
(2)能够在数学、信息科学及计算科学相关的前沿领域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
(3)在科技、教育、信息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并有能力成为团队的领军人物;
(4)较强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5)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1、品德修养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知识要求
2.1 接受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精确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
2.2 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功底,具有优秀的数学素养,了解数学学科研究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3 了解数学在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其他学科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熟练掌握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实践能力
3.1 具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2 具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初步自主开展科学探索与研究。
4、逻辑思维及批判精神
4.1 具备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辨析各类逻辑错误,并根据逻辑做出正确判断;
4.2 具备优秀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对未经证实的结论提出怀疑,并能够经过逻辑推理做出理性的判断。
5、综合能力/解决问题
5.1 具备优秀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能力,能够对数学学科以及其交叉学科领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构建并表达科学的解决方案;
5.2 能够运用数学及相关学科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
6.1 熟练掌握数学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英语特点,能够阅读专业原版英文教材及文献;
6.2 熟练掌握信息检索和文献检索的方法,具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充分获取所需正确信息的能力;
6.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编程语言、工具以及一些数学软件等,具有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
7、交流沟通
7.1 具有优秀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7.2 具备编写正式文档的能力,熟练使用一至两种通用排版软件,并可以根据要求对正式文档进行排版。
8、团队协作
8.1 具有良好的协调、分工、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团队内能通过妥善分解任务,组织多人协同且按照规范程序完成团队任务;
8.2 具备良好的与人交流能力,面对复杂任务能寻求并促成与其他团队的合作。
9、国际视野及创新意识
9.1 具备良好的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动态和全球性问题;
9.2 了解本专业学科国际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具有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10、终身学习
10.1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0.2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1、品德修养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知识要求
2.1 接受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精确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
2.2 具备扎实的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功底,具有优秀的数学素养,了解数学学科研究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3 了解数学、信息科学及计算科学在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其他学科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熟练掌握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实践能力
3.1 具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2 具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初步自主开展科学探索与研究。
4、逻辑思维及批判精神
4.1 具备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辨析各类逻辑错误,并根据逻辑做出正确判断;
4.2 具备优秀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对未经证实的结论提出怀疑,并能够经过逻辑推理做出理性的判断。
5、综合能力/解决问题
5.1 具备优秀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综合能力,能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及其交叉学科领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构建并表达科学的解决方案;
5.2 能够运用数学及相关学科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
6.1 熟练掌握数学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英语特点,能够阅读专业原版英文教材及文献;
6.2 熟练掌握信息检索和文献检索的方法,具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充分获取所需正确信息的能力;
6.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编程语言、工具以及一些数学软件等,具有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
7、交流沟通
7.1 具有优秀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7.2 具备编写正式文档的能力,熟练使用一至两种通用排版软件,并可以根据要求对正式文档进行排版。
8、团队协作
8.1 具有良好的协调、分工、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团队内能通过妥善分解任务,组织多人协同且按照规范程序完成团队任务;
8.2 具备良好的与人交流能力,面对复杂任务能寻求并促成与其他团队的合作。
9、国际视野及创新意识
9.1 具备良好的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动态和全球性问题;
9.2 了解本专业学科国际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具有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10、终身学习
10.1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0.2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核心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拓扑学、微分几何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数值分析、运筹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五、毕业最低学分
课程类别 |
学 分 数 |
学时数 |
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 百分比 |
总学时 |
其中 |
课内实验 |
课内上机 |
独立设课实验(上机) |
课堂教学 |
必修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35 |
676 |
0 |
24 |
0 |
20.8% |
学科基础必修课 |
59.5 |
952 |
168 |
0 |
0 |
35.4% |
专业必修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
21.5 |
344 |
48 |
16 |
0 |
12.8% |
专业必修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
21.5 |
344 |
32 |
32 |
0 |
12.8% |
选修课程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6 |
96 |
/ |
/ |
0 |
3.6% |
专业选修课 |
10 |
160 |
/ |
/ |
0 |
6.0% |
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 |
2 |
/ |
/ |
/ |
0 |
1.2% |
跨学科、国际化与本硕博课程 |
8 |
128 |
/ |
/ |
0 |
4.8% |
小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班) |
142 |
2356 |
216 |
40 |
0 |
84.5% |
小计(信息与计算科学) |
142 |
2356 |
200 |
56 |
0 |
84.5% |
集中性实践环节 |
26 |
26周 |
/ |
/ |
180 |
15.5% |
合计 |
168 |
2356 学时+26 周 |
100% |
注:课内实验是指习题课,计入实践教学学时,下同。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一)必修课
1.通识教育必修课
开课 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时数 |
周 学 时 |
考 核 方 式 |
开 设 学 期 |
总 学 时 |
其中 |
实 验 |
上 机 |
马院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Value,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
2 |
32 |
|
|
2 |
1 |
1 |
马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
2.5 |
40 |
|
|
3 |
1 |
2 |
马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48 |
|
|
3 |
1 |
4 |
马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The Conspectus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48 |
|
|
3 |
1 |
3 |
马院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2.5 |
40 |
|
|
3 |
1 |
4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一) |
Situation and Policy (1) |
0.25 |
8 |
|
|
|
2 |
1 |
形势与政策(二) |
Situation and Policy (2) |
0.25 |
8 |
|
|
|
2 |
2 |
形势与政策(三) |
Situation and Policy (3) |
0.25 |
8 |
|
|
|
2 |
3 |
形势与政策(四) |
Situation and Policy (4) |
0.25 |
8 |
|
|
|
2 |
4 |
形势与政策(五) |
Situation and Policy (5) |
0.25 |
8 |
|
|
|
2 |
5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六) |
Situation and Policy (6) |
0.25 |
8 |
|
|
|
2 |
6 |
形势与政策(七) |
Situation and Policy (7) |
0.25 |
8 |
|
|
|
2 |
7 |
形势与政策(八) |
Situation and Policy (8) |
0.25 |
8 |
|
|
|
2 |
8 |
外语 |
大学英语(二) |
College English (2) |
2 |
32 |
|
|
2 |
1 |
1 |
外语 |
大学英语(三) |
College English (3) |
2 |
32 |
|
|
2 |
1 |
2 |
外语 |
大学英语(四) |
College English (4) |
2 |
32 |
|
|
2 |
1 |
3 |
外语 |
英语专题课 |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2 |
32 |
|
|
2 |
1 |
4 |
计数 |
C 语言 |
C Programming Language |
3 |
48 |
|
24 |
4 |
1 |
2 |
体育 |
体育(一) |
Physical Education (1) |
1 |
36 |
|
|
2 |
2 |
1 |
体育 |
体育(二) |
Physical Education (2) |
1 |
36 |
|
|
2 |
2 |
2 |
体育 |
体育(三) |
Physical Education (3) |
1 |
36 |
|
|
2 |
2 |
4 |
体育 |
体育(四) |
Physical Education (4) |
1 |
36 |
|
|
2 |
2 |
5 |
军事 |
军事理论 |
Military Theory Curriculum |
2 |
36 |
|
|
2 |
1 |
2 |
学生处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0.5 |
8 |
|
|
2 |
2 |
6 |
学生处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Caree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
0.5 |
8 |
|
|
2 |
2 |
1 |
人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
1 |
16 |
|
|
2 |
1 |
1 |
人文 |
大学应用写作 |
College Practical Writing |
1 |
16 |
|
|
2 |
1 |
5 |
小计 |
35 |
676 |
|
24 |
|
|
|
注:考核方式:1 表示考试,2 表示考查,下同。
2.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 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时数 |
周 学 时 |
考核方式 |
开设学期 |
总 学 时 |
其中 |
实 验 |
上 机 |
数统 |
数学学科导论 |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s |
1 |
16 |
|
|
1 |
2 |
1 |
数统 |
数学分析(上) |
Mathematical Analysis (part 1) |
5 |
80 |
16 |
|
6 |
1 |
1 |
数统 |
数学分析(中) |
Mathematical Analysis (part 2) |
6 |
96 |
24 |
|
6 |
1 |
2 |
数统 |
数学分析(下) |
Mathematical Analysis (part 3) |
6 |
96 |
24 |
|
6 |
1 |
3 |
数统 |
高等代数(上) |
Advanced Algebra(part 1) |
5 |
80 |
16 |
|
6 |
1 |
1 |
数统 |
高等代数(下) |
Advanced Algebra(part 2) |
5 |
80 |
16 |
|
5 |
1 |
2 |
数统 |
解析几何 |
Analytic Geometry |
2.5 |
40 |
8 |
|
4 |
1 |
2 |
数统 |
概率统计 |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
4.5 |
72 |
16 |
|
5 |
1 |
4 |
数统 |
常微分方程 |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
3 |
48 |
8 |
|
3 |
1 |
3 |
数统 |
复变函数 |
Function of Complex Variable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实变函数 |
Function of Real Variable |
3 |
48 |
8 |
|
3 |
1 |
4 |
数统 |
泛函分析 |
Functional Analysis |
3 |
48 |
8 |
|
4 |
1 |
5 |
数统 |
抽象代数 |
Abstract Algebra |
3 |
48 |
8 |
|
3 |
1 |
3 |
数统 |
数值分析 |
Numerical Analysis |
3 |
48 |
8 |
|
3 |
1 |
4 |
物信 |
大学物理 A(上) |
University Physics A (part 1) |
3 |
48 |
|
|
3 |
1 |
2 |
物信 |
大学物理 A(下) |
University Physics A (part 2) |
3.5 |
56 |
|
|
3 |
1 |
3 |
小计 |
59.5 |
952 |
168 |
|
|
|
|
3. 专业必修课,一个专业应修满的所有课程共计 21.5分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开课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周 学 时 |
考核方式 |
开设学期 |
总 学 时 |
其中 |
实 验 |
上 机 |
数统 |
数学建模 |
Mathematical Modeling |
3 |
48 |
8 |
|
4 |
1 |
4 |
数统 |
随机过程 |
Stochastic Process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微分几何 |
Differential Geometry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初等数论 |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数学物理方程 |
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
3 |
48 |
8 |
|
4 |
1 |
5 |
数统 |
拓扑学基础 |
Foundation of Topology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
3.5 |
56 |
|
16 |
4 |
1 |
5 |
小计 |
21.5 |
344 |
48 |
16 |
|
|
|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开课 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时数 |
周 学 时 |
考核方式 |
开设学期 |
总 学 时 |
其中 |
实 验 |
上 机 |
数统 |
数值代数 |
Numerical Algebra |
3 |
48 |
|
8 |
3 |
1 |
5 |
数统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
3.5 |
56 |
|
16 |
4 |
1 |
5 |
数统 |
图论及其应用 |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运筹学 |
Operational Research |
3 |
48 |
8 |
|
4 |
1 |
4 |
数统 |
随机过程 |
Stochastic Process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数学建模 |
Mathematical Modeling |
3 |
48 |
8 |
|
4 |
1 |
4 |
数统 |
数据挖掘 |
Data Mining |
3 |
48 |
|
8 |
3 |
1 |
5 |
小计 |
21.5 |
344 |
32 |
32 |
|
|
|
(二) 选修课
1.专业选修课,一个专业应修 10 学分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开课 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周 学 时 |
考核方式 |
开设学期 |
总 学 时 |
其中 |
实 验 |
上 机 |
数统 |
运筹学 |
Operational Research |
3 |
48 |
8 |
|
4 |
1 |
4 |
数统 |
组合数学 |
Combinatorics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数据挖掘 |
Data Mining |
3 |
48 |
|
8 |
3 |
1 |
5 |
数统 |
数理逻辑 |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
3 |
48 |
8 |
|
3 |
1 |
3 |
数统 |
控制论基础 |
Fundamentals of Control Theory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交换代数 |
Commutative Algebra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图论及其应用 |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
3 |
48 |
|
8 |
3 |
1 |
6 |
数统 |
图像处理基础 |
Image Processing |
3 |
48 |
|
8 |
3 |
1 |
6 |
数统 |
信息科学基础 |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Systems |
3 |
48 |
|
8 |
3 |
1 |
5 |
数统 |
应用偏微分方程 |
Applie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数学分析选讲 |
Selected Topic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
3 |
48 |
8 |
|
3 |
1 |
7 |
数统 |
高等代数选讲 |
Selected Topics in Advanced Algebra |
3 |
48 |
8 |
|
3 |
1 |
7 |
数统 |
离散数学 |
Discrete Mathematics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密码学 |
Cryptography |
3 |
48 |
8 |
|
3 |
1 |
6 |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开课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时数 |
周 学 时 |
考核方式 |
开设学期 |
总 学 时 |
其中 |
实 验 |
上 机 |
数统 |
组合数学 |
Combinatorics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初等数论 |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数理逻辑 |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
3 |
48 |
8 |
|
3 |
1 |
3 |
数统 |
控制论基础 |
Fundamentals of Control Theory |
3 |
48 |
8 |
|
3 |
1 |
6 |
数统 |
数学物理方程 |
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
3 |
48 |
8 |
|
4 |
1 |
5 |
数统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
3 |
48 |
|
8 |
3 |
1 |
6 |
数统 |
离散数学 |
Discrete Mathematics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图像处理基础 |
Image Processing |
3 |
48 |
|
8 |
3 |
1 |
6 |
数统 |
信息科学基础 |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3 |
48 |
8 |
|
3 |
1 |
5 |
数统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Systems |
3 |
48 |
|
8 |
3 |
1 |
5 |
数统 |
数学分析选讲 |
Selected Topic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
3 |
48 |
8 |
|
3 |
1 |
7 |
数统 |
高等代数选讲 |
Selected Topics in Advanced Algebra |
3 |
48 |
8 |
|
3 |
1 |
7 |
数统 |
密码学 |
Cryptography |
3 |
48 |
8 |
|
3 |
1 |
6 |
2.通识教育选修课,应修 6 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 6 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 2 学分、
文学与艺术类 2 学分、劳动教育类 2 学分。
3.个性培养课程,应修 10 学分
1)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应修 2 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应最少修满 2 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有以下 2 种渠道获得相应学分:①学生可按照《福州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实施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获得学分;②学生修读由专业专门开设的创新创业类实践课:
2)跨学科、国际化与本硕博课程至少 8 学分
开课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 时 数 |
周 学 时 |
考核方式 |
开设 学期 |
|
|
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应修 2 学分 |
数统 |
离散数学与网络 |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Network |
2 |
32 |
2 |
2 |
4 |
|
|
跨学科课程、国际化课程 |
数统 |
统计学 |
Statistics |
3 |
48 |
3 |
1 |
4 |
|
|
数统 |
Python 程序设计 |
Python Programming |
2 |
32 |
4 |
1 |
4 |
|
|
数统 |
统计计算和统计软件 |
Statistical Calculus and Statistical Software |
3 |
48 |
3 |
1 |
5 |
|
|
数统 |
机器学习 |
Machine Learning |
3 |
48 |
4 |
1 |
6 |
|
|
数统 |
数理金融概论 |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
3 |
48 |
3 |
1 |
6 |
|
|
达特茅斯学院 |
拓扑学与理论计算机方法 |
Topology and Theoretical Computer Methods |
2 |
32 |
2 |
2 |
4-6 |
|
|
牛津大学 |
抽象代数中的微积分与组合数学 |
Calculus and 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in Abstract Algebra |
2 |
32 |
2 |
2 |
4-6 |
|
|
本硕博课程 |
数统 |
现代分析 |
Modern Analysis |
4 |
72 |
4 |
1 |
7 |
|
|
数统 |
代数学 |
Algebra |
3 |
54 |
3 |
1 |
7 |
|
|
数统 |
矩阵分析 |
Matrix Analysis |
3 |
54 |
3 |
1 |
7 |
|
|
数统 |
图论 |
Graph Theory |
4 |
72 |
4 |
1 |
7 |
|
|
数统 |
组合最优化算法与复杂性 |
Algorithms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and Complexity |
3 |
54 |
3 |
1 |
7 |
|
|
数统 |
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的数学方法 |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VLSI Design |
3 |
54 |
3 |
1 |
7 |
|
|
(三)集中性实践环节
开课单位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周数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设学期 |
马院 |
思想政治实践课 |
A Practical Cours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
2 |
2 |
|
2 |
4 |
军事 |
军事技能 |
Military Skill |
2 |
2 |
|
2 |
1 |
物信 |
大学物理实验 A(上) |
Experiments of University Physics A(part 1) |
1.5 |
1.5 |
|
2 |
2 |
物信 |
大学物理实验 A(下) |
Experiments of University Physics A (part 2) |
1 |
1 |
|
2 |
3 |
数统 |
数学前沿教授讲座 |
Professor Lectures for Mathematics Frontier |
1 |
1 |
|
2 |
3 |
数统 |
数学软件 |
Mathematical Software |
1 |
|
24 |
2 |
3 |
数统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2.5 |
|
60 |
1 |
3 |
数统 |
数学建模实训 |
Training for Mathematics Modeling |
2 |
|
48 |
2 |
4 |
数统 |
数据库系统 |
Database System |
2 |
|
48 |
2 |
6 |
数统 |
毕业实习 |
Graduation Internship |
2 |
2 |
|
2 |
8 |
数统 |
毕业设计(论文) |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
9 |
13.5 |
|
2 |
7-8 |
小计 |
26 |
26 |
180 |
/ |
/ |
七、备注